唐朝真源

网络 阅读:- 2024-01-05 14:53:44
唐朝真源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唐朝真源,以及唐朝的发源地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1. 唐代皇帝女儿的家族
  2. 唐朝的发源地
  3. 唐朝五大望族

[One]、唐代皇帝女儿的家族

〖One〗、唐高祖李渊(618—626年在位)十九女:

〖Two〗、高密公主,下嫁长孙孝政,又嫁段纶。

〖Three〗、长广公主,下嫁赵慈景,又嫁杨师道。

〖Four〗、房陵公主,下嫁窦奉节,又嫁贺兰僧伽。

〖Five〗、安定公主,下嫁温挺,又嫁郑敬玄。

〖Six〗、唐太宗李世民(626—649年在位)二十一女:

〖Seven〗、襄城公主,下嫁萧锐(宰相萧瑀之子),更嫁姜简。

〖Eight〗、南平公主,下嫁王敬直(宰相王珪之子),更嫁刘玄意(凌烟阁功臣刘政会之子)。

〖Nine〗、遂安公主,下嫁窦逵,又嫁王大礼。

〖Ten〗、长乐公主,下嫁长孙冲(凌烟阁功臣长孙无忌之子)。

1〖One〗、豫章公主,下嫁唐义识(凌烟阁功臣唐俭之子)。

1〖Two〗、北景公主,下嫁柴令武(凌烟阁功臣柴绍之子)。

1〖Three〗、东阳公主,下嫁高履行(凌烟阁功臣高士廉之子)。

1〖Four〗、清河公主,下嫁程怀亮(凌烟阁功臣程咬金之子)。

1〖Five〗、晋安公主,下嫁韦思安,又嫁杨仁辂。

1〖Six〗、新兴公主,下嫁长孙曦(凌烟阁功臣长孙顺德之侄)。

1〖Seven〗、城阳公主,下嫁杜荷(凌烟阁功臣杜如晦之子),又嫁薛瓘。

1〖Eight〗、高阳公主,下嫁房遗爱(凌烟阁功臣房玄龄之子)。

1〖Nine〗、新城公主,下嫁长孙诠(凌烟阁功臣长孙无忌之侄),更嫁韦正矩。

20、唐高宗李治(649—683年在位)三女:

2〖One〗、太平公主,下嫁薛绍,又嫁武攸暨(武则天之侄)。

2〖Two〗、唐中宗李显(683—684年在位,705—710年在位)八女:

2〖Three〗、新都公主,下嫁武延晖(武则天侄孙,武承业之子)。

2〖Four〗、定安公主,下嫁王同皎,又嫁韦濯,又嫁崔铣。

2〖Five〗、长宁公主,下嫁杨慎交,更嫁苏彦伯。

2〖Six〗、永泰公主,下嫁武延基(武则天侄孙,武承嗣之子)。

2〖Seven〗、安乐公主,下嫁武崇训(武则天侄孙,武三思之子),又嫁武延秀(武则天侄孙,武承嗣之子)。

2〖Eight〗、唐睿宗李旦(684—690年在位,710—712年在位)十一女:

2〖Nine〗、薛国公主,下嫁王守一,更嫁裴巽。

30、鄎国公主,下嫁薛儆,又嫁郑孝义。

3〖One〗、唐玄宗李隆基(712—756年在位)二十九女:

3〖Two〗、常山公主,下嫁薛谭,又嫁窦泽。

3〖Three〗、卫国公主,下嫁豆卢建,又嫁杨说。

3〖Four〗、真阳公主,下嫁源清,又嫁苏震。

3〖Five〗、宋国公主,下嫁温西华,又嫁杨徽。

3〖Six〗、齐国公主,下嫁张,又嫁裴颍,又嫁杨敷。

3〖Seven〗、咸直公主,下嫁杨洄,又嫁崔嵩。

3〖Eight〗、广宁公主,下嫁程昌胤,又嫁苏克贞。

3〖Nine〗、万春公主,下嫁杨朏,又嫁杨锜。

40、新平公主,下嫁裴玪,又嫁姜庆初。

4〖One〗、唐肃宗李亨(756—762年在位)七女:

4〖Two〗、萧国公主,下嫁郑巽,又嫁薛康衡,又嫁回纥英武威远可汗。

4〖Three〗、纪国公主,纪国公主,下嫁郑沛。

4〖Four〗、郜国公主,下嫁裴徽,又嫁萧升。

4〖Five〗、唐代宗李豫(762—779年在位)十八女:

4〖Six〗、齐国公主,下嫁郭暧(郭子仪之子)。

4〖Seven〗、嘉诚公主,下嫁魏博节度使田绪。

4〖Eight〗、唐德宗李适(779—805年在位)十一女:

4〖Nine〗、魏国公主,下嫁王士平(成德节度使王武俊之子)。

50、郑国公主,下嫁张茂宗(义武节度使张孝忠之子)。

5〖One〗、燕国公主,下嫁回纥武义成功可汗。

5〖Two〗、唐顺宗李诵(805年在位)十一女:

5〖Three〗、汉阳公主,下嫁郭鏦(郭子仪之孙,郭暧之子)。

5〖Four〗、西河公主,下嫁沈翚,又嫁郭銛(郭子仪之孙,郭暧之子)。

5〖Five〗、襄阳公主,下嫁张克礼(义武节度使张孝忠之子)。

5〖Six〗、虢国公主,下嫁王承系(成德节度使王士真之子)。

5〖Seven〗、唐宪宗李纯(805—820年在位)十八女:

5〖Eight〗、唐穆宗李恒(820—824年在位)八女:

5〖Nine〗、唐敬宗李湛(824—826年在位)三女:

60、唐文宗李昂(826—840年在位)四女:

6〖One〗、唐武宗李炎(840—846年在位)七女:

6〖Two〗、唐宣宗李忱(846—859年在位)十一女:

6〖Three〗、唐懿宗李漼(859—873年在位)八女:

6〖Four〗、唐僖宗李儇(873—888年在位)二女:

6〖Five〗、唐昭宗李晔(888—904年在位)十一女:

[Two]、唐朝的发源地

〖One〗、唐朝(前2168----前2095;前2067----前2064年,又称“古唐朝”、“陶唐王朝”)是上古时代唐尧建立的王朝,其前身为古唐国(前2173----前2168年,乃尧称帝前的封地);传说中虞舜之前的朝代,也是后来中央集权制国家的最早雏形(古代中国在伏羲时代形成了最初的部落联盟,在颛顼时代奠定最早的行政规划;而在帝尧时期建立了最早的国家机构)。早期定都在北唐(今山西太原),后迁都于平阳(今山西临汾)。

〖Two〗、尧执政初期,还没有基本的国家制度,国家只是部落联合体,非常松散,不利于国家的统一管理,所以在尧积累了一定的施政经验后,开始建立国家政治制度,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按各种政务任命官员,在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建立较为系统的政治制度,为奴隶制国家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史称唐朝。

〖Three〗、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后羿射日”、“崇伯鲧治水”及“孝感动天”等故事就发生在古唐朝时期。古唐朝历经两代两位君主(唐尧及丹朱),73年统治;后被东夷族有虞氏首领姚重华所建立的虞朝取代;两朝在政治制度上有着继承关系,所以后人经常将两者并称为“唐虞”。

[Three]、唐朝五大望族

赵郡李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等。

赵郡李氏,中国汉朝至隋唐时期的古代著名大族。开基始祖为秦太傅李玑的次子李牧,李玑是陇西李氏始祖李崇之弟。李牧是战国时名将,为赵国丞相,封武安君,始居赵国柏人(今河北邢台隆尧),为赵郡李氏的始祖。

至西晋时期,司农丞李楷定居于赵国平棘县南(今河北赵县西封斯村一带),分东祖、西祖、南祖三大房,因而赵郡李氏亦称“赵国李氏”,此三房为赵郡李氏主支。

因其族大人众,李氏族人在后期逐渐徙家至赵郡(国)各县,在平棘、柏仁、元氏、赞皇,高邑、栾城、临城等县均有分布,赵郡李氏是东汉以来山东望族,故又称“山东旧族”,至唐末时随同其他世家大族走向衰落。

南北朝时讲究士族门第,赵郡李氏史载人物尤多,各盛家风,世言高华,为第一等的高门大族,至唐代又被列为七姓十家之一的“禁婚家”,势力达到顶峰。

共有17人出任宰相,出身赵郡赞皇西祖李氏的李吉甫、李德裕父子,辅佐唐宪宗、武宗等帝王创造了晚唐时期的“元和中兴”、“会昌中兴”,其中李德裕历仕四朝,被后人誉为“万古良相”。

博陵崔氏,中国汉朝至隋唐时期的北方著名大族,源自姜姓,因封地崔邑而得姓,春秋时为齐国公卿之一,齐景公时因政治斗争,崔明逃往鲁国避难,为鲁国世卿,一直到秦统一。

秦代,崔良十五世孙崔意如任秦大夫,其次子崔仲牟,在西汉时定居于涿郡安平县(河北省安平县),逐渐发展壮大,因西晋时安平县属博陵国,其家族后人遂称“博陵安平人”。

西汉昭帝时,崔朝任幽州从事,其子崔舒、其孙崔篆等人世吏2000石级别的官职,至东汉时,有崔骃、崔瑗、崔寔、崔均、崔烈,曹魏有吏部尚书崔赞,西晋时有大司农崔洪。

南北朝时有车骑大将军崔孝芬,骠骑大将军崔宣猷等人物,隋唐时有礼部尚书崔仲方、博陵郡王崔玄暐、大文豪崔护、黄门侍郎崔民干等人物,唐末白马驿之变后走向衰落。

清河崔氏,中国汉朝至隋唐时期的名门望族,源自姜姓,因以封地崔邑而受姓??,崔氏在春秋时为齐国公卿之一,齐景公时因政治斗争逃往鲁国避难,继任鲁国卿大夫,仕宦罔替,至秦统一。

秦朝时崔意如担任秦大夫,其长子崔伯基在西汉时期,定居于清河郡东武城县(治今河北省故城县西半屯镇),因此家族后人遂称“清河东武城人”。

东汉以后成为山东望族,其中崔琰相继为袁绍、曹操门下官员,在冀州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崔林任曹魏司空,开三公封列侯之端,清河崔氏从此跻身魏晋顶级门阀之列。

西晋永嘉之乱后,中原士族大规模南渡,而清河崔氏仍根植于河北,具汉魏礼法传统,以儒家经学为本,排斥玄学,力图对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进行汉化改造。

至南北朝时,清河崔氏进入鼎盛时期,崔宏于北魏开国前期参与制定律令、官制、国号、朝仪等,崔浩辅佐魏太武帝拓跋焘统一北方,被誉为“南北朝第一流军事谋略家”,父子二人为北魏王朝立下了不世之功。

并积极推动了鲜卑汉化改革,北魏孝文帝时将清河崔氏列为四姓高门“崔卢王郑”之首,清河崔氏与范阳卢氏并称为“崔卢”,有“天下盛门”之称,成为山东士族的代表,影响深远。

唐代,清河崔氏出了12位宰相,并被列入五姓七望(七姓十家)之一的“禁婚家”,在社会上享有极高的声望,家族中还涌现了如崔颢、崔融、崔园等一大批诗人、文学家、文武状元等。

范阳卢氏,中国汉朝至隋唐时期的名门望族,崤山以东的著姓,源自姜姓,齐国公卿高傒为卢姓始祖,其后人因封地卢邑而受姓卢氏,田氏代齐后,卢氏族人散居燕、秦等地。

其中一支便居于燕地,秦朝时有世祖卢敖(约公元前275-前195),号雍熙,秦始皇召为五经博士,徙居范阳(今河北省定兴县固城镇),子孙迁居至涿水(今河北涿州)一带之后,定居涿地,以范阳为郡望,后世遂称范阳涿人、范阳人(即范阳卢氏由来)。

范阳卢氏以儒学、礼学、书法等为家学名著于世,在东汉时即有海内儒宗之大儒卢植,曹魏时有司空卢毓,在南北朝时期达到鼎盛,北魏孝文帝时定崔卢王郑四姓高门,范阳卢氏与清河崔氏并称为“崔卢”,有“北州冠族,天下盛门”之称。

北魏太常丞卢静的三个儿子分别为北魏、北齐、北周三朝之帝师,其中卢景裕为北齐文襄帝高澄的老师、卢辩为北周武帝宇文邕的老师、卢光为北魏恭帝拓跋廓的老师,因而家族号“帝师房”。

唐代,范阳卢氏有三房位列“七姓十家(五姓七望)”之一的禁婚家,为世人所推,无比显赫,有“八相佐唐”的佳话。

其中在兴元元年(784年)至乾符二年(875年)的九十二年中,范阳卢氏家族仅考中进士科者就有116人,文学上有“初唐四杰”之卢照邻,“大历十才子”之卢纶等等人物。

文章分享结束,唐朝真源和唐朝的发源地的答案你都知道了吗?欢迎再次光临本站哦!

本文 聪峰知识网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https://www.77788882.com/XgkJmutBAO.html

上一篇: 唐朝真的强盛 下一篇: 唐朝真实音乐
声明

1.本站所有内容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2.本站内容仅做参考,用户应自行判断内容之真实性。切勿撰写粗言秽语、毁谤、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击的言论,敬请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