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边疆治理制度

原创编辑 阅读:- 2024-06-21 11:20:16
宋朝边疆治理制度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宋朝边疆治理制度这个问题,古代边疆治理的特点及意义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块儿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古代边疆治理的特点及意义
  2. 北宋曾受哪两个边疆民族的威胁
  3. 北宋对西夏防御政策

[One]、古代边疆治理的特点及意义

〖One〗、1.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汉景帝收回王国部分权力;汉武帝实行“推恩令”,加强对地方的监察与管理。

〖Two〗、2.宋朝吸取唐中叶以来藩镇割据的教训,“收精兵、削实权、制钱谷”,分割地方的行政、军事、财政权力,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统治。元代地方设立了行省制,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

[Two]、北宋曾受哪两个边疆民族的威胁

〖One〗、契丹族(英语:Khitay)为中国古代游牧民族,发源于中国东北地区,采取半农半牧生活。早期分契丹八部,唐初形成了统一的大贺氏联盟。唐太宗以后,唐置松漠都督府,赐姓李。大贺氏联盟瓦解后,契丹人又建立了遥辇氏部落联盟,依附于后突厥汗国。天宝四年(745年),后突厥为回纥所灭,此后百年间,契丹人一直为回纥所统治。唐末,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各部,于后梁开平元年(907年)即可汗位,神册元年(916年)称帝,国号契丹。大同元年(947年)辽太宗改国号为辽,统和二年(984年)又改称大契丹;咸雍二年(1066年)复号辽。

〖Two〗、党项族是古代北方少数民族之一,属西羌族的一支,故有"党项羌"的称谓。据载,羌族发源于"赐支"或者"析支",即今青海省东南部黄河一带。

〖Three〗、汉朝时,羌族大量内迁至河陇及关中一带。此时的党项族过着不知稼穑、草木记岁的原始游牧部落生活。他们以部落为划分单位,以姓氏作为部落名称,逐渐形成了著名的党项八部,其中以拓跋氏最为强盛。

〖Four〗、唐朝时,经过隋文帝和武则天时期两次内迁,党项逐渐集中到甘肃东部、陕西北部一带,仍以分散的部落为主。唐中央多在党项民族聚集地设立羁縻州进行管理,有功的党项部落酋长被任命为州刺史或其它官职。唐末黄巢起义时,唐王传檄全国勤王。党项族宥州刺史拓跋思恭出兵,唐僖宗赐拓跋思恭为"定难军节度使",后被封为夏国公,赐姓李。至此,党项拓跋氏集团有了领地,辖境包括夏、银(今陕西榆林东南)、绥(今绥德)、宥(今靖边东)、静(今米脂东)等五州之地,握有兵权,成为名副其实的藩镇。

〖Five〗、宋朝时,李继迁开始独立抗宋。李元昊即位夏国王后,下发秃发令,并努力吸收汉文化,创制党项文字,推动了党项族文明的发展。天授礼法延祚元年(1038年)李元昊正式称帝,建立西夏。这是党项族建立民族政权之始,也是党项发展历史的顶峰。西夏时期的党项族文化、经济获得了空前发展,在与汉族和其他兄弟民族的交流中逐渐发展,后被成吉思汗蒙古大军所灭,党项族也逐渐消失。

〖Six〗、另一说拓跋氏是鲜卑族的后裔,西夏开国君主李元昊就自称是鲜卑后代。

[Three]、北宋对西夏防御政策

〖One〗、北宋仁宗朝,西北的党项族突然不安分起来,给北宋带来严重危机。党项族本是西羌的一支,在北朝时期就在今甘青地区活动。唐太宗时,党项族归顺唐朝。唐末平定黄巢之乱时,党项族立了大功,因此唐赐其李姓,其封地扩大到今甘肃、宁夏大部。五代时期,党项接受历代中原王朝册封。宋朝建立时,也无能力兼并西夏,于是同样对其笼络。

〖Two〗、西夏问题归根结底不能看做传统的中原王朝与北部游牧民族的争斗。这实际是唐末藩镇割据的残留,该政权世代相袭。在唐末五代百年间,党项安心在西部发展,势力已经十分雄厚。北宋建立之初,也多次对党项动兵,但始终没有太大进展。真宗时,党项首领李继迁在进攻宋西凉府时,中箭身亡。其子李德明即位,李德明转变策略,向宋臣服,集中精力同西部的吐蕃作战,而北宋也无心再战。北宋放弃灵州,换来与西夏的和平。北宋的消极政策,终于使西夏在解决后顾之忧吐蕃后,将矛头对准北宋。

〖Three〗、仁宗继位之处,仍维持真宗与李德明的协议,双方互不侵犯。但在李德明去世后,其子元昊即位,元昊素来对北宋有不臣之心。元昊即位后,以各种借口屡次袭入北宋境内,试探北宋的虚实。同时,他还以去五台山拜佛为名,刺探情报。北宋的边防官员早有察觉。庆州通判曾上疏“元昊虽称臣奉贡,然包藏祸心,特未发尔。今主将率任军伍,无长策,而器械钝缺,士卒惰窳,城池不修,资粮无备,一旦有警,何以应敌?”实际上就是提醒朝堂警惕。

〖Four〗、但北宋朝堂对此毫不警戒,觉得不足为惧。一些大臣一直将防御中心放在北边,而一些大臣则认为北宋内忧大于外患。韩琦曾上奏仁宗:“陛下威德远畅外夷,高视于汉唐之上,元昊小丑,熟能为国家之患哉!”于是元昊崛起之时,北宋西北边境可谓放任自流,毫不警戒。

〖Five〗、1038年,元昊觉得时机成熟,便称帝,建立大夏国。元昊称帝后,最初想通过外交手段获得宋王朝的承认。但北宋听说这一消息后,朝野上下十分震惊,断绝了与西夏的互市贸易。之后,怎么应对西夏,成为北宋的当务之急。

〖Six〗、最早到西夏前线的,是夏竦。夏竦认为北宋多年没有大的战事,军队战斗力和战斗经验都比不上前朝,出兵讨伐西夏没有绝对的胜算。因此他主张坚壁清野、练兵实边、同时联合西番压制西夏。同时朝廷内部也有许多人纸上谈兵,主张迅速出兵,“元昊反书闻,朝廷即议出兵,群臣争言小丑可即诛灭”,很多文臣认为李元昊只是跳梁小丑,不堪一击。枢密使陈执中甚至主张派刺客刺杀元昊,天真的认为元昊一死,西夏之患便可除。

〖Seven〗、虽然北宋进行避战,但是元昊还是找到了进攻机会,于1040年向北宋延州进攻,但延州求援的信息却被宰辅扣留,没有上达。然后元昊以假投降迷惑延州主帅范雍,之后伺机出动,宋军大败。再之后,元昊又不断制造摩擦,引起很多小战斗。

〖Eight〗、三川口惨败之后,仁宗命朝臣上攻、守之策。韩琦指出,宋朝近来采取的坚壁清野的守策,有很大的弊端。宋军四处防守,兵力无法集中。如果集中兵力必能破敌。范仲淹却认为近来还应该防守,他说现在宋夏边防虽已经有守备,但内地却守备空虚,如果元昊打探清虚实,绕过边境城池直接进攻关内,将面临大危机,当务之急当时加强各地的守备力量。仁宗经过思虑,觉得防御为主的持久战,屯兵运粮造成的经济负担也很重,于是采纳韩琦建议对夏作战。

〖Nine〗、于是北宋朝堂大变,为振西北军威,罢黜主和派宰相张士逊、枢密使陈执中,重新启用主战派吕夷简为相。以夏竦为山西经略安抚使,韩琦、范仲淹为副使,但实际以韩琦为核心。韩琦招募兵马,力图与西夏进行一场大战。但韩琦及其任用的主将任福过于贪功冒进,在好水川遇伏,宋军大败。战后,宋廷又采用偏保守的战略。韩琦也转变策略,采用偏防守的稳重战略。之后,西夏在韩琦、范仲淹一线进展困难,于是转向泾原方向,于定川寨又取得一次大胜。

〖Ten〗、北宋虽然三次大战均败,但也取得不少胜利。且北宋政策不断调整积极备战,如任用狄青等一批优秀的将领,训练出一只善战的军队。所谓“将之能者渐出,而兵之精者可用”,西北边防也得到了有力的加强,在防守中渐渐掌握战争主动权。西夏始终是个小政权,多年的战事也使其国内民不聊生,矛盾重重。而辽国也不希望西夏强大,对其进行警告。同时,韩琦、范仲淹等人也意识到,如果持续战争,只会两败俱伤,而加剧内患,并使辽坐大。在双方都厌战的情况下,宋、夏于庆历四年签定和议,西夏向宋称臣,而宋赐予其岁币,双方开始了二十多年的和平局面。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本文 聪峰知识网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https://www.77788882.com/oQpboqlVhP.html

上一篇: 宋朝辽国将领 下一篇: 宋朝边疆交往诗句
声明

1.本站所有内容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2.本站内容仅做参考,用户应自行判断内容之真实性。切勿撰写粗言秽语、毁谤、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击的言论,敬请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