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魏征十渐不克终疏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唐朝魏征十渐不克终疏这个问题,写《谏太宗十思疏》是么为了了什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块儿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One]、写《谏太宗十思疏》是么为了了什
〖One〗、答:《谏太宗十思疏》是魏徵于贞观十一年(637)写给唐太宗的奏章,意在劝谏太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积其德义。太宗,即李世民,唐朝第二个皇帝,是中国历史上最有成就的开明君主之一,在他的统治时期,出现了安定富强的政治局面,史称“贞观之治”。“十思”是奏章的主要内容,即十条值得深思的情况。“疏”即“奏疏”,是古代臣下向君主议事进言的一种文体,属于议论文。
〖Two〗、唐太宗李世民跟随其父亲李渊反隋时作战勇敢,生活俭朴,颇有作为。公元627年李世民即位,改元贞观。在贞观初年,他借鉴隋炀帝覆亡的教训,进一步保持了节俭、谨慎的作风,实行了不少有利于国计民生的政策。经过十几年的治理,经济得到发展,百姓生活也富裕起来,加上边防巩固,内外无事,唐太宗逐渐骄奢忘本,大修庙宇宫殿,广求珍宝,四处巡游,劳民伤财。魏征对此极为忧虑,他清醒地看到了繁荣昌盛的后面隐藏着危机,在贞观十一年(637)的三月到七月,“频上四疏,以陈得失”,《谏太宗十思疏》就是其中第二疏,因此也称“论时政第二疏”。唐太宗看了猛然警醒,写了《答魏征手诏》,表示从谏改过。这篇文章被太宗置于案头,奉为座右铭。贞观十三年,魏征又上《十渐不克终疏》,直指太宗十个方面行为不如初期谨慎,被太宗书于屏风之上。
[Two]、魏征与封德观点的主要分歧
〖One〗、每一个人都有让别人服从的欲望,希望有更多的人服从自己,在更多的方面服从自己。为了达到让人服从的目的,就要对人施加作用。教化就是一种让人服从的重要的作用。唐太宗李世民曾经与魏徵、封德彝一起讨论过教化的问题。《资治通鉴》中有如下记述:
〖Two〗、上之初即位也,尝与群臣语及教化,上曰:“今承大乱之后,恐斯民未易化也。”魏徵对曰:“不然。久安之民骄佚,骄佚则难教;经乱之民愁苦,愁苦则易化。譬犹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也。”上深然之。封德彝非之曰:“三代以还,人渐浇讹,故秦任法律,汉杂霸道,盖欲化而不能,岂能之而不欲邪!魏徵书生,未识时务,若信其虚论,必败国家。”徵曰:“五帝、三王不易民而化,昔黄帝征蚩尤,颛顼诛九黎,汤放桀,武王伐纣,皆能身致太平,岂非承大乱之后邪!若谓古人淳朴,渐至浇讹,则至于今日,当悉化为鬼魅矣,人主安得而治之!”上卒从徵言。
〖Three〗、教化作为一种作用,有几个要素,教化的主体、教化的对象、教化的内容、教化的方式。在李世民等群臣三人的讨论中,教化的主体是朝庭,教化的对象是百姓,教化的内容是皇权,他们没有讨论教化的方式,而是在讨论经过战乱的百姓和长久安定的百姓相比较,哪一种百姓更容易教化。
〖Four〗、教化是一种文化传播,朝庭要向百姓传播皇权文化,让百姓接受皇权文化,百姓通过接受传播而发生改变,变得对朝庭服从。朝庭通过教化,让更多的百姓服从朝庭,让每一个百姓在更多的方面服从朝庭。
〖Five〗、从动态的角度理解文化,文代表传播的意思,化代表改变的意思,所以文化就是通过传播而让传播的对象发生改变,而且是按照传播的内容要求改变。
〖Six〗、如何能够让百姓接受所传播的文化呢?传播是一种作用,作用会分为两个方向,即拉力和压力,所谓拉力,就是让百姓感知到,如果接受所传播的文化,就会让更多的欲望得到更好的满足;所谓压力,就是让百姓感知到,如果不接受所传播的文化,就会失去已经得到满足的欲望。
〖Seven〗、教化就是拉力作用,而法律、霸道则有压力的成分。
〖Eight〗、面对两种百姓,一种是刚刚经过动乱的百姓,一种是长久安定的百姓,哪一种更容易教化呢?
〖Nine〗、唐太宗与魏徵、封德彝是在贞观元年讨论这个问题的,当时李世民经过玄武门之变刚刚即位,整个国家也经过长达数十年的战乱,李世民担心百姓不容易接受教化。
〖Ten〗、魏徵认为,让百姓感知到,只要接受教化,按照所传播的文化要求改变,就可以让他们的一些欲望得到满足。刚刚经过动乱的百姓,在动乱中很多欲望得不到满足,所以只要有很少一点欲望的满足就会接受让他们传播,就会按照传播的内容改变,如同饥饿的人不苛择饮食,饥渴的人不苛择饮水一样。而长久安定的百姓容易骄逸,骄逸则难以教化,其原因是长久安定的百姓,所追求的欲望难以得到满足,所以在传播中,需要更大的拉力,朝庭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以满足百姓的欲望。
1〖One〗、而封德彝则认为,三代以后,人心渐趋浇薄奸诈,所以秦朝专用法律,汉代采用王道的同时掺杂霸道内容。正是想行仁义教化而不能收效,哪里是能推行而不想推行呢?
1〖Two〗、封德彝所说的,人心浇薄奸诈,是指有人为了自己的个人欲望得到满足,而损害别人的欲望追求。人们的欲望是无尽的,不会因为一点点小的欲望得到满足而去按照所传播的文化改变自己。人们都会努力地追逐自己的欲望满足,不惜牺牲别人的欲望追求。
1〖Three〗、魏徵与封德彝的根本分歧是,如果要达到让百姓改变的目的,是要用拉力还是压力。用什么方式实现这种改变,决定性的因素是传播主体——朝庭的悟性。如果传播主体能够发现百姓追求的共同欲望,朝庭把这种共同欲望作为努力方向,让百姓感知到朝庭为了让百姓实现共同欲望付出的努力,那么,拉力作用就会产生效果。如果朝庭对百姓所追求的共同欲望没有感知,只是觉得每一个百姓都在为了自己的个人欲望而不惜牺牲别人的欲望追求,那么就无法施加拉力,只能用法律、霸道等压力强制百姓发生改变。
1〖Four〗、作为朝庭的核心的组成,皇帝及重要的大臣,包括魏徵、封德彝,每个人都对百姓的欲望有不同的感知和记忆,每个人都是对自己的记忆进行思辨。有的人把百姓放在了自己个人世界中重要的位置,就会对百姓的欲望追求认识更加深刻,就会发现百姓所追求的共同欲望。有的人把百姓放在了自己个人世界中边缘的位置,没有认真地感受百姓的欲望追求,无法找出百姓的共同欲望。不同的个人世界,不同的位置,决定了不同的感知和记忆。
1〖Five〗、魏徵所列举的黄帝、颛顼、商汤、武王都是把百姓置于自己个人世界中重要位置的君王,都能够发现百姓所追求的共同欲望,通过施加拉力成功地实现教化。而封德彝所说的秦、汉时代,君王及近臣把百姓置于个人世界的边缘,没有努力去感知百姓的共同欲望,所以只能用压力让百姓改变。
1〖Six〗、魏徵与封德彝的辩论对李世民产生了作用,李世民要确定百姓在他的个人世界中的位置,他是否有足够的悟性,感知百姓的共同欲望,为教化百姓提供拉力。
1〖Seven〗、李世民的个人世界中受到他作用的人,会把李世民与其它的帝王都贮存于记忆中,他们会对这些帝王进行分类,接受魏徵的观点,他就与黄帝、颛顼、商汤、武王成为一类,接受封德彝的观点,他就与秦始皇、汉朝诸帝成为一类。
[Three]、谏太宗十思疏当时有什么事
〖One〗、唐太宗即位初期,因隋鉴不远,故能励精图治。随着功业日隆,生活渐加奢靡,“喜闻顺旨之说”,“不悦逆耳之言”。
〖Two〗、魏征以此为忧,多次上疏切谏,本文是其中的一篇。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本文 聪峰知识网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https://www.77788882.com/7xn5kB4u4z.html
1.本站所有内容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2.本站内容仅做参考,用户应自行判断内容之真实性。切勿撰写粗言秽语、毁谤、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击的言论,敬请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