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姓袁的

AI创作 阅读:- 2024-02-02 14:17:46
唐朝姓袁的

大家好,关于唐朝姓袁的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历史上姓袁的名人有哪些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1. 唐朝五大望族
  2. 晚唐的四大书法家
  3. 历史上姓袁的名人有哪些

[One]、唐朝五大望族

赵郡李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等。

赵郡李氏,中国汉朝至隋唐时期的古代著名大族。开基始祖为秦太傅李玑的次子李牧,李玑是陇西李氏始祖李崇之弟。李牧是战国时名将,为赵国丞相,封武安君,始居赵国柏人(今河北邢台隆尧),为赵郡李氏的始祖。

至西晋时期,司农丞李楷定居于赵国平棘县南(今河北赵县西封斯村一带),分东祖、西祖、南祖三大房,因而赵郡李氏亦称“赵国李氏”,此三房为赵郡李氏主支。

因其族大人众,李氏族人在后期逐渐徙家至赵郡(国)各县,在平棘、柏仁、元氏、赞皇,高邑、栾城、临城等县均有分布,赵郡李氏是东汉以来山东望族,故又称“山东旧族”,至唐末时随同其他世家大族走向衰落。

南北朝时讲究士族门第,赵郡李氏史载人物尤多,各盛家风,世言高华,为第一等的高门大族,至唐代又被列为七姓十家之一的“禁婚家”,势力达到顶峰。

共有17人出任宰相,出身赵郡赞皇西祖李氏的李吉甫、李德裕父子,辅佐唐宪宗、武宗等帝王创造了晚唐时期的“元和中兴”、“会昌中兴”,其中李德裕历仕四朝,被后人誉为“万古良相”。

博陵崔氏,中国汉朝至隋唐时期的北方著名大族,源自姜姓,因封地崔邑而得姓,春秋时为齐国公卿之一,齐景公时因政治斗争,崔明逃往鲁国避难,为鲁国世卿,一直到秦统一。

秦代,崔良十五世孙崔意如任秦大夫,其次子崔仲牟,在西汉时定居于涿郡安平县(河北省安平县),逐渐发展壮大,因西晋时安平县属博陵国,其家族后人遂称“博陵安平人”。

西汉昭帝时,崔朝任幽州从事,其子崔舒、其孙崔篆等人世吏2000石级别的官职,至东汉时,有崔骃、崔瑗、崔寔、崔均、崔烈,曹魏有吏部尚书崔赞,西晋时有大司农崔洪。

南北朝时有车骑大将军崔孝芬,骠骑大将军崔宣猷等人物,隋唐时有礼部尚书崔仲方、博陵郡王崔玄暐、大文豪崔护、黄门侍郎崔民干等人物,唐末白马驿之变后走向衰落。

清河崔氏,中国汉朝至隋唐时期的名门望族,源自姜姓,因以封地崔邑而受姓??,崔氏在春秋时为齐国公卿之一,齐景公时因政治斗争逃往鲁国避难,继任鲁国卿大夫,仕宦罔替,至秦统一。

秦朝时崔意如担任秦大夫,其长子崔伯基在西汉时期,定居于清河郡东武城县(治今河北省故城县西半屯镇),因此家族后人遂称“清河东武城人”。

东汉以后成为山东望族,其中崔琰相继为袁绍、曹操门下官员,在冀州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崔林任曹魏司空,开三公封列侯之端,清河崔氏从此跻身魏晋顶级门阀之列。

西晋永嘉之乱后,中原士族大规模南渡,而清河崔氏仍根植于河北,具汉魏礼法传统,以儒家经学为本,排斥玄学,力图对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进行汉化改造。

至南北朝时,清河崔氏进入鼎盛时期,崔宏于北魏开国前期参与制定律令、官制、国号、朝仪等,崔浩辅佐魏太武帝拓跋焘统一北方,被誉为“南北朝第一流军事谋略家”,父子二人为北魏王朝立下了不世之功。

并积极推动了鲜卑汉化改革,北魏孝文帝时将清河崔氏列为四姓高门“崔卢王郑”之首,清河崔氏与范阳卢氏并称为“崔卢”,有“天下盛门”之称,成为山东士族的代表,影响深远。

唐代,清河崔氏出了12位宰相,并被列入五姓七望(七姓十家)之一的“禁婚家”,在社会上享有极高的声望,家族中还涌现了如崔颢、崔融、崔园等一大批诗人、文学家、文武状元等。

范阳卢氏,中国汉朝至隋唐时期的名门望族,崤山以东的著姓,源自姜姓,齐国公卿高傒为卢姓始祖,其后人因封地卢邑而受姓卢氏,田氏代齐后,卢氏族人散居燕、秦等地。

其中一支便居于燕地,秦朝时有世祖卢敖(约公元前275-前195),号雍熙,秦始皇召为五经博士,徙居范阳(今河北省定兴县固城镇),子孙迁居至涿水(今河北涿州)一带之后,定居涿地,以范阳为郡望,后世遂称范阳涿人、范阳人(即范阳卢氏由来)。

范阳卢氏以儒学、礼学、书法等为家学名著于世,在东汉时即有海内儒宗之大儒卢植,曹魏时有司空卢毓,在南北朝时期达到鼎盛,北魏孝文帝时定崔卢王郑四姓高门,范阳卢氏与清河崔氏并称为“崔卢”,有“北州冠族,天下盛门”之称。

北魏太常丞卢静的三个儿子分别为北魏、北齐、北周三朝之帝师,其中卢景裕为北齐文襄帝高澄的老师、卢辩为北周武帝宇文邕的老师、卢光为北魏恭帝拓跋廓的老师,因而家族号“帝师房”。

唐代,范阳卢氏有三房位列“七姓十家(五姓七望)”之一的禁婚家,为世人所推,无比显赫,有“八相佐唐”的佳话。

其中在兴元元年(784年)至乾符二年(875年)的九十二年中,范阳卢氏家族仅考中进士科者就有116人,文学上有“初唐四杰”之卢照邻,“大历十才子”之卢纶等等人物。

[Two]、晚唐的四大书法家

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

欧阳询(557年—641年),字信本,汉族,唐朝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唐朝著名书法家、官员,楷书四大家之一。

南梁征南大将军欧阳頠之孙,南陈左卫将军欧阳纥之子,南朝梁太平二年(公元557年)出生于衡州(今湖南衡阳),祖籍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

欧阳询与同代的虞世南、褚遂良、薛稷三位并称初唐四大家。因其子欧阳通亦通善书法,故其又称“大欧”。

他与虞世南俱以书法驰名初唐,并称“欧虞”,后人以其书于平正中见险绝,最便于初学者,号为“欧体”。

代表作楷书有《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化度寺碑》,行书有《仲尼梦奠帖》、《行书千字文》。

对书法有其独到的见解,有书法论著《八诀》、《传授诀》、《用笔论》、《三十六法》。所写《化度寺邑禅师舍利塔铭》,《虞恭公温彦博碑》,《皇甫诞碑》被称为“唐人楷书第一”。

虞世南(558年-638年7月11日),字伯施,汉族,越州余姚(今浙江省慈溪市观海卫镇鸣鹤场)人。

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书法家、文学家、诗人、政治家,凌烟阁二〖Fourteen〗、功臣之一。陈朝太子中庶子虞荔之子、隋朝内史侍郎虞世基之弟。

虞世南生性沉静寡欲,执着且向学。历仕陈、隋二代,官拜秘书郎、起居舍人。隋朝灭亡后,被窦建德任命为黄门侍郎。

李世民灭窦建德后,引虞世南为秦王府参军、记室参军、弘文馆学士,与房玄龄等共掌文翰,为“十八学士”之一。

贞观年间,历任著作郎、秘书少监、秘书监等职,先后封永兴县子、永兴县公,故世称“虞永兴、虞秘监”。

他虽容貌怯懦、弱不胜衣,但性情刚烈,直言敢谏,深得李世民敬重,被称为“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五绝。

贞观十二年(638年),虞世南去世,年八十一。获赠礼部尚书,谥号“文懿”,配葬昭陵。贞观十七年(643年),绘像凌烟阁。

虞世南善书法,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合称“初唐四大家”。日本学界称欧阳询、褚遂良、虞世南为“初唐三大家”。

其所编的《北堂书钞》被誉为唐代四大类书之一,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类书之一。原有诗文集三十卷,但已散失不全。民国张寿镛辑成《虞秘监集》四卷。

褚遂良(596年—658年或659年),字登善,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人,祖籍阳翟(今河南禹州),唐朝政治家、书法家。

褚遂良博学多才,精通文史。隋末时追随薛举,为通事舍人。归顺唐朝后,历任谏议大夫、黄门侍郎、中书令,执掌朝政大权。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与长孙无忌同受太宗遗诏辅政,升尚书右仆射,封河南郡公。后出为同州刺史。永徽三年(652年)召回,任吏部尚书,监修国史,旋为尚书右仆射,知政事。

因坚决反对立武则天为后,被贬为潭州(今长沙)都督。武后掌权后,迁桂州(今桂林)都督,再贬爱州(今越南清化)刺史,卒于任上。天宝六载(747年),配享高宗庙庭。谥号“文忠”。

褚遂良工于书法,初学虞世南,后取法王羲之,与欧阳询、虞世南、薛稷并称“初唐四大家”,传世墨迹有《孟法师碑》《雁塔圣教序》等。

薛稷(649年—713年),字嗣通,蒲州汾阴(今山西万荣县)人(河东薛氏西支)。唐朝大臣、书画家。

曾任黄门侍郎、参知机务、太子少保、礼部尚书等职,封晋国公。唐玄宗即位后,太平公主与窦怀贞等人密谋政变。薛稷因知情不报,亦被赐死于狱中,享年六十五岁。

工书法,师承虞世南,与褚遂良、欧阳询、虞世南并列初唐四大书法家。善绘画,长于人物、佛像、树石、花鸟,尤精于画鹤,能准确生动地表现出鹤的形貌神情。有《信行禅师碑》等少数作品传世。

欧阳询不仅是一代书法大家,而且是一位书法理论家,他在长期的书法实践中总结出练书习字的八法。

欧阳询所撰《传授诀》、《用笔论》、《八诀》、《三十六法》等都是他自己学书的经验总结,比较具体地总结了书法用笔、结体、章法等书法形式技巧和美学要求,是中国书法理论的珍贵遗产。

虞世南书法继承二王(王羲之、王献之)传统,外柔内刚,笔致圆融冲和而有遒丽之气。

虞世南作书不择纸笔,却很注意坐立姿势和运腕方法。他认为,只要姿势正确,手腕轻虚,即使是粗纸,秃笔,信手拈来也能挥洒自如,别出新意。

其作品在元代就已很稀少,今所见存从帖中之外,有传世书迹刻石楷书有《孔子庙堂碑》、《破邪论》、行书有《汝南公主墓志铭》、《摹兰亭序》等。《唐人摹兰亭序三种》其中之一传为虞世南的墨迹。

初唐书法家中,以欧阳询、褚遂良二人最具有创新精神,褚遂良最能与时俱进,欧、虞两人书法,保留隋朝书风较多,褚遂良书法则能汲取众家之长,不被前辈们多抑制。

他的字给人感觉骨肉分量达到均衡,且刚柔并济,清朗秀劲,英俊潇洒,力和美、骨与韵趋于一体,“真正开启‘唐楷’门户,堪称隋唐楷书过度的桥梁”,最终推动了唐代尚法书风的形成。对唐代乃至后世书法的延续和创新提供了借鉴。

稷之书法出自褚氏,虽时有新奇能别成风神,然终因“超石鼠之效能,愧隋珠之掩类”,未能尽脱褚氏规模而独张一军。名列“初唐四家”,实见逊色,其所以附骥欧、虞、褚者,斯盖论书者为求得偶数矣!存世的《信行禅师碑》,越王李贞撰,神龙二年(706)立在长安,是其代表作。

[Three]、历史上姓袁的名人有哪些

〖One〗、袁盎:字丝,汉朝楚人,个性刚直,有才干。汉文帝时名震朝廷,因数次直谏,触犯皇帝,被调任陇西都尉,后迁徙做吴相,吴王优厚相待。他在汉武帝“七国之乱”时,曾奏请斩晁错以平众怒,结果七国之乱平定后,他就被封为太常,显贵异常。是《史记》与《汉书》两大史书都有详尽记载的袁氏头一位扬名史籍的袁姓杰出人物。

〖Two〗、袁安:字邵公,汝南汝阳(今河南省商水西南)人,东汉名臣。少承家学,举孝廉。曾任阴平长、任城令,驭属下极严,吏人畏而爱之。明帝时,任楚郡太守、河南尹,政号严明,断狱公平,在职10年,京师肃然,名重朝廷。后历任太仆、司空、司徒。和帝时,窦太后临朝,外戚窦宪兄弟专权操纵朝政,民怨沸腾。袁安不畏权贵,守正不移,多次直言上书,弹劾窦氏种种不法行为,为窦太后忌恨。但袁安节行素高,窦太后无法加害于他。在是否出击北匈奴的辩论中,袁安与司空任隗力主怀柔,反对劳师远涉、徼功万里,免冠上朝力争达10余次,京师肃然,名重朝廷,为时人称道。其后代多任大官僚,汝南袁氏成为东汉有名的世家大族。

〖Three〗、袁绍:字本初,汝南汝阳(今河南高水西北)人,出身于“四世三公”的官僚世家。少时为郎,灵帝时辟为大将军何进的椽属。中平元年(184年)任中军校尉。灵帝死,绍劝何进召董卓进京诛灭宦官。及何进为宦官所害,立即率兵进宫,将宦官无论少长一并杀光。董卓入京后废少帝,他出奔冀州。初平元年(190年)与各地州牧、刺史起兵讨卓,被推为盟主,号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又联合公孙瓒迫冀州牧让权,自领冀州牧。后利用乌桓击败公孙瓒,镇压黑山军和河北地区的民变队伍,遂占冀、青、幽、并四州,建安二年(197年)自称大将军,兼督州事,成为当时最大的割据势力。绍外宽而内忌,刚愎自用,拒绝谋臣沮授所建积蓄力量以图天下之策,与北方另一较大割据势力曹操争战。五年,双方决战于官渡,主力被曹操消灭,逃回邺城,于七年忧郁病卒。死后,诸子争立,均为曹操所灭。

〖Four〗、袁术:字公路,汝南汝阳(今河南商水西北)人。后汉末年的军事家,军阀。袁绍兄弟,“少以侠气闻,数与诸公子飞鹰走狗,后颇折节。举孝廉,累迁至河南尹,虎贲中郎将。”董卓入洛阳后,以袁术为后将军,袁术怕为董卓所不容,出奔南阳。之后被刘表推荐为南阳太守。之后袁术召集各路诸侯,190年攻入洛阳;在南阳时由于骄奢不修法度,成为当地百姓之患。后袁术与袁绍起称突,而与幽州公孙瓒结盟,遭袁绍、曹操夹击。袁术抵挡不住,率其部众前往九江,自领扬州刺史。后来袁术获得东汉的传国玺之后,便决意称帝,197年袁术于寿春称帝,国号仲氏,置公卿,祠南北郊;但是袁术称帝的行为并没有获得各路诸侯的支持与响应,袁术不久后便受到曹操击败,199年吐血而死。

〖Five〗、袁宏:东晋文学家、史学家,其文采出众。字彦伯,小字虎。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初入仕途,谢尚引为参军,累迁至大司马桓温府记室。文笔典雅,才思敏捷,深受桓温器重,使专掌书记。桓温北伐,袁宏奉命作露布,倚马疾书;顷刻间即成七纸。入为吏部郎,授东阳太守。太元初去世。袁宏原有集20卷,已佚。今存《后汉纪》30卷。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及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录其诗、赋、序、赞、碑、铭、疏、表等20余篇。

〖Six〗、袁郊:字之仪,袁滋之子,陈郡汝南朗山人,唐朝文学家。咸通时,为祠部郎中。昭宗朝,为翰林学士。作有传奇小说《甘泽谣》一卷。

〖Seven〗、袁枢:字机仲,建安(今福建省建瓯)人,南宋史学家。初任温州判官、兴化军教授。乾道七年(1171),为礼部试官,出为严州教授。其后历任太府丞、兼国史院编修官、权工部郎官兼吏部郎官、吏部员外郎、大理少卿,出知常德府、江陵府等职。喜读《资治通鉴》,苦其浩博,乃著《通鉴纪事本末》42卷,因其文总括为239事,独立成篇,起讫了然,为中国第一部纪事本末体史学著作。创造纪事本末这一新的写史体例,兼有纪传、编年二者优点,使“数千年事迹经纬明析”,对后世影响极大,明清两代多有仿作。

〖Eight〗、袁江:清代著名画家。字文涛。江苏江都(今扬州)人。善界画。长于山水楼阁,精湛绚丽,能粗能细。初学仇十洲,中年继而临摹古人画,在传统基础上创出自己的新路。生活在康熙年间。他后半生受当时在扬州的山西盐商之聘,同他的从子袁耀到山西运河作画,作品流传在北方较多。其山水主要学宋代阎次平;画石多鬼面皴;楼阁主要学郭忠

关于本次唐朝姓袁的和历史上姓袁的名人有哪些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

本文 聪峰知识网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https://www.77788882.com/zj6bEwbUHw.html

上一篇: 唐朝姓顾的女子有谁 下一篇: 唐朝姜子牙记载
声明

1.本站所有内容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2.本站内容仅做参考,用户应自行判断内容之真实性。切勿撰写粗言秽语、毁谤、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击的言论,敬请自律。